別再刺激腸胃了!教你腸胃炎時應該吃什麼


突如其來的腸胃炎,讓人失去食慾,甚至吃什麼就會嘔吐或肚瀉。但不吃也不行,因為腸胃炎病患更需要營養去維持身體運作,來對抗病毒細菌。這次就教你腸胃炎時應該吃什麼,好好保護腸胃,等肚子恢復正常才去吃喝玩樂吧!
一般常見的急性腸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症狀會持續3至7天,除了上吐下瀉外,也可能合併發燒;若是由食物中毒所引起的腸胃炎,症狀則會持續1至3天。這時候可能一吃東西就會讓肚子不舒服,但如果攝取合適的食物,則有助緩解病情,加速康復速度。
1.補充水分
腸胃炎會令水分嚴重流失,若未適時補充水分恐引發脫水或電解質失衡,嚴重時更可能昏厥甚至休克。
因此需要定時補充水分,小孩、老人或身體虛弱者最好補充電解質,維持體液平衡,但切記應避免飲用糖分過高的運動飲料,以免加重腹瀉。
2.少量多餐
當腸胃受損時,任何食物都可能引發刺激、導致腹瀉,建議暫時禁食1至2餐,避免病情加重,直到症狀開始緩和,就開始少量地吃,以減少腸胃刺激;多餐則可以減輕腸道負擔,讓腸胃慢慢消化食物。可以從一餐的1/4或一半開始嘗試。若進食後,2至3小時內沒有腹瀉,則可繼續進食,並依情況逐漸增加份量。
3.食物以清淡為主
有人在腸胃炎時只吃稀粥或白麵包,但有時會讓人愈吃愈痛苦。其實也有其他食物符合減少腸胃刺激的好處,腸胃炎時亦皆可食用:
‧白飯
‧稀粥
‧白麵包
‧饅頭
‧清湯麵
‧蒸魚
‧蒸蛋
‧蒸薯仔
切記不能碰任何高油、高鹽、高糖、高纖或辛辣食物,還有乳製品、汽水和含有咖啡因的飲品等,這些食物吃後會加重症狀,令腸胃繼續發炎,延長痛苦的時間。
來源: Medical news
相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