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徵狀立即求醫!5步診斷貓狗發炎性腸病
發現毛孩持續拉肚子超過3至4週?食慾下降又逐漸消瘦?更會嘔吐或排出黑便?主人們不要掉以輕心,可能你的寵物得了發炎性腸病!若然此病嚴重起來,會使體內的蛋白質從腸胃道流失,持續過低的白蛋白會使血液的滲透壓下降,令血管中的水分跑到其他器官,形成腹水、胸水、四肢水腫或容易氣喘等明顯徵狀,所以一定要儘早就醫檢查。
什麼是發炎性腸病?
貓狗發炎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指消化道內免疫細胞異常所導致的慢性發炎。「慢性腸病」是較廣泛的稱呼,代表腸胃道慢性發炎且已排除寄生蟲、感染、腫瘤或內分泌等常見的病因。目前此病成因還不完全瞭解,懷疑可能跟基因、腸道黏膜免疫系統、環境及微生物有關,而令腸道中的免疫系統對特定抗原如細菌、食物中的蛋白質有異常的反應。
要診斷發炎性腸病,需要先排除可能使貓狗嘔吐、拉肚子的疾病,例如寄生蟲感染、食物過敏、腫瘤等或肝臟、腎臟及內分泌等疾病。
步驟一:確認病史及觸診
獸醫會先確認徵狀種類、出現頻率、持續時間、生活環境、飲食狀況、過去病史以及進行腹腔觸診等,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步驟二:糞便檢查
排除有任何腸道寄生蟲的感染。
步驟三:血液檢查
排除肝腎衰竭、胰臟炎、甲狀腺亢進、腎上腺低下等病因。
步驟四:影像檢查
排除腫瘤、異物的可能。腹腔超音波可排除肝、腎、胰臟,或腸道肌肉、淋巴管是否有異常增厚及腫塊等。
步驟五:採樣檢查
做過以上非侵入性檢查、排除絕大部分的可能性卻還是找不出病因時,最後一步就是採取具侵入性檢查(內窺鏡或開腹探查)。前者透過內視鏡觀察胃及前段十二指腸的表層黏膜會否出現黏膜顆粒性增加、黏膜潰瘍等;後者檢查腹腔內所有臟器及消化道,包括胃、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及結腸等等,並針對每一段消化道或任何有異常的臟器進行採樣檢查。
畢竟採樣檢查是侵入性手術,有疑慮的話可以嘗試直接治療,通常會順序按照飲食調整、抗生素治療及免疫抑制治療進行試驗性治療。多數毛孩需透過長期飲食調整及藥物才能控制徵狀,但仍有一半的貓狗會出現間歇性徵狀,因為發炎性腸病是無法完全治癒,不過額外的營養素補充如維生素B12、葉酸、益生菌等可以提升貓狗腸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