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戴耳機,恐聽力受損?
藍芽耳機擺脫了電線纏繞的設計,使用上乾淨俐落,不管是走在街上、做運動或者在一些不想受他人打擾的情況下,聽音樂、追劇、看電影、通電話等都十分方便。這種不分用家年齡的電子產品,更成了近年熱銷的商品。然而,有些人即使沒有使用,也會長期戴著耳機。研究則指出長期戴耳機,有機會阻礙耳朵的自我清潔機制,增加聽力下降的風險,嚴重更可造成聽力受損!
耳屎及耳垢的出現,是基於耳朵的自我清潔機制。外耳道上有一些小汗腺及分泌一種名為耵聹物質的腺體,而當外耳道分泌耵聹,加上外耳道表皮脫落時,就會形成耳屎,將其往外推出及潤滑耳朵,使灰塵等外在環境中的污染物黏著在耳屎上,難以進入耳道當中。
但長期配戴入耳式耳機會阻塞耳道,亦會傷害耳內神經(毛細胞),耳屎及耳垢無法排出而堆積。當耳屎及耳垢堆積到一定的數量,耳朵接收音量會下降10至20分貝,造成聽力下降,並會伴隨有痕癢及塞悶感,甚至一些人會有感疼痛。
佩戴耳機所產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音量的大小、時間長短及頻繁程度,一般音量超過85分貝會被定義為噪音,可導致聽力受損。若在嘈雜的環境中想聽清楚耳機的內容,往往耳機的音量需要比環境聲音大30分貝或以上,可對耳內毛細胞產生不可逆轉的破壞。
而隨著耳朵暴露在噪音的時間愈長,聽力受損的程度愈會嚴重。世衞曾有報告指出中高收入國家中,每2名12至35歲年輕人中,便有1名以不安全的音量水平(音量過高)收聽音樂。而美國國家標準指出,當音量每增加3分貝,聆聽時間便需要減半,方可減低聽力受損風險。
保護聽力及耳朵!使用耳機時宜遵守5大法則
.佩戴耳機時音量不超過最高音量的60%
.以相同音量比較,入耳式耳機比外罩式耳機對耳朵內結構的傷害更大,因此使用入耳式耳機時,音量應調至更低
.環境音量不應超過60分貝
.連續佩戴耳機及聆聽時間不宜超過60分鐘
.睡覺時不宜佩戴耳機
.患有中耳炎、外耳道有傷口或發炎時不宜佩戴耳機
.定期清潔耳機,以免受真菌感染(可引致耳鳴、耳膜穿孔)
而在機場停機坪、建築工地、工廠、夜總會、酒吧等容易接觸到高噪音工作的人士,或需要長時間戴耳機的客戶服務人員,可接受聽力篩查以防止更進一步的聽力受損。如果日常已有耳鳴、嗡嗡聲、聽別人說話時習慣頭側向一邊、多需要他人重覆說話,等聽力變差的情況,應及早求醫,並尋求治療方法。
免責聲明:本內容由第三方獨立撰寫,僅為大家提供資訊,並無任何贊助,不能取代專業醫療意見、診斷及治療,亦不代表任何立場。如有任何身體不適,建議及早求醫。
相關品牌